音樂生活
與五月天一起,完成最重要的小事:專訪企劃周靆弟

與五月天一起,完成最重要的小事:專訪企劃周靆弟

2020.07.07
周靆弟

周靆弟一出場,就有明星的氣勢。造型完整,知道自己怎麼擺拍照比較好看,回答問題也是有備而來的精準。被同事稱讚到不行時,這位別稱「相信音樂林志玲」還會哎喲哎喲地不好意思,說五月天生活那麼樸實,自己這樣會不會太不像話?

靆弟的企劃之路從十幾年前進入滾石唱片開始,原本是時尚雜誌編輯的他,因世事變化太快而面臨失業危機:「那時紙本雜誌開始沒那麼好做、一直賠錢,原本就想要另謀出路,沒想到公司竟然比預期的還早收。工作沒了,我身上背房貸,朋友介紹我去滾石,但面試後一直沒回音,我還去家附近的便利商店投履歷。(對就是買便利商店的履歷表,然後投履歷給便利商店)」

結果連便利商店也發給他無聲卡,他心灰意冷之際,打了通電話給滾石唱片,竟然得到意外的回應:「那,你明天就來上班吧。」

談起波折的際遇,靆弟依然輕鬆自若,就如同他面對困難時抱持的態度,總能透過幽默感擊退心中的負面情緒。當他戲劇化地講起自己如何克服困境,真想為他搭配一首〈人生海海〉當作背景音樂:「所以我說 / 就讓它去 / 我知道潮落之後一定有潮起 / 有什麼了不起⋯⋯」我想,這也難怪後來他會不斷超越自己,一路往前,成為五月天背後重要的企劃人才。

01-4.jpg

愛做夢的人是不睡覺的,累的時候窩一下就好
靆弟回憶起第一天上班的情景,明明渴望這份工作那麼久,老天爺卻跟他開了個大玩笑⋯⋯「那時在做梁靜茹的〈親親〉,要拍 MV,我整個大遲到三小時,手機、鬧鐘硬生生沒響。我後來自己搭計程車到林口片場,七百多塊,拍攝過程七個多小時都不敢坐下,就這樣站到收工。」但他當時大概沒料到,這種來回奔波、無法坐下的情形,就是他往後十多年工作的狀態。

從滾石走到相信音樂做天團五月天的企劃,這看似夢幻的路程,其實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:一支 MV 跑六座城市、在異鄉洗冷水澡、颱風天在片場無眠、永遠無法好好跨年⋯⋯。靆弟突然來了個鬥雞眼,說:「齁,哪次不累,反正笑笑就過。但幫五月天做企劃的眼界真的不同,很有發揮的空間,因為我們喜歡挑戰不可能。」

翻開五月天挑戰過的事情,多到眼花撩亂令人驚嘆,而他對 2016 年【最終章 RE:LIVE JUST ROCK IT! 】自傳復刻演唱會印象深刻,那系列中,五月天必須復刻九場過去辦過的演唱會,每場都僅此一次,不再複製。五個團員,九場都各自有三套服裝要處理,惹得靆弟快崩潰。

當時他找了兩個造型師分別處理服裝,結果有一套竟然被遺漏了:「我早上打電話去確認,才發現造型師沒準備。想說天哪!五月天要裸體演出了嗎?這可要向歌迷多收錢呢。」現在講起來像玩笑,當天靆弟可是經歷了人生跑馬燈,跟造型師一起從中午奔走找服裝到晚上,幾乎在五月天上台前才把衣服搞定:「我現在的淡定都是從這些地方一點一滴磨鍊出來的,要平心以對。」

02-4.jpg

在人生無限公司裡:一起完成最重要的小事


在這次人生無限公司演場會中,凡舉視覺包裝相關的業務,如串場電影、導演、演員、服裝造型、宣傳材料等等,都要由靆弟負責。他一面喊累,一面讚嘆五月天:「五月天根本是五個超人!我們辛苦只有前期,他們是連演唱會期間都很辛苦,每場結束還要開檢討會。」五月天究竟是人還是神,為何如此耐操?這問題大概很多人都想求解 20 點。

跑演唱會雖累,靆弟還是有滿滿的感動,他尤其對跨年場有又愛又恨的情節:「每次遇到跨年場我都很感動,即便我們在現場再忙,快倒數前大家都會趕快揪一揪,一起 5、4、3、2、1,耶!結束再衝回去工作,是很特別的慣例。」才講到動人之處,他又忍不住毀掉氣氛:「還是希望有一天相信音樂可以饒了我們,不想再跟五月天一起跨年了(笑)。」

靆弟與五月天相處多年,而他眼中的五月天和一般想像中的「明星」不太一樣。「他們都沒什麼變,很平凡,穿著也是沒什麼打扮。我曾經在演唱會後台看到石頭自己在補他的牛仔褲,穿破了他還是繼續穿那件。以他們的狀況,應該可以買十萬件牛仔褲吧!但包包、鞋子什麼的他們也都用同一個,平常也吃菠蘿麵包跟便當,跟我們很像同事一樣的相處。」雖然一開始,他也曾對五月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:「進來前還想說,會不會看到不為人知的事,結果都是雞毛蒜皮。好無聊,我內心還有點失望。」他打趣地說。

他用「最重要的小事」來形容他認為的五月天精神,「以不抱持做大事的心情,把小事做到最足,就是我心中的五月天。即便大家說現在是『厭世代』的世界,五月天還是保持著他們的正向,做有溫度的事情,不隨波逐流,也不為任何人改變,這就是我喜歡他們的原因。」

「 世界紛紛擾擾喧喧鬧鬧 / 什麼是真實 /
為你跌跌撞撞傻傻笑笑 / 買一杯果汁 /
就算庸庸碌碌匆匆忙忙 / 活過一輩子 /
也要分分秒秒年年日日 / 全心守護你 / 最小的事」
——〈最重要的小事〉收錄於2007五月天 為愛而生

04-3.jpg


採訪:陳芷儀 Rachel Chen
撰稿:陳芷儀 Rachel Chen
攝影:潘怡帆